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论《戒指的文化史》

作者:陈柯竹
主要内容     

一、引论

在没有读到这本书之前,我只是单纯的觉得戒指就是一个普通的装饰品。且对于戒指的了解也仅限于结婚之所以交换钻石戒指,是为了证明两个人的感情如同钻石一般坚不可摧恒久流长;之所以将结婚戒指带在食指据说是因为无名指连着心脏,代表自己的配偶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不同的手指头带戒指也是有讲究的,带大拇指是求偶,食指是已有对象,中指是已订婚,无名指是结婚,而小拇指是终生不嫁。但是对于这些我们已经默认是常理的事情的由来却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戒指什么时候出现,为什么出现等。

二、概述

《戒指的文化史》这本书里介绍了一个至今的各种美丽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使这个平凡无奇的戒指小世界充满了迷人的色彩。它不仅浓缩了欧洲的风俗、习惯、美术和人们的审美情趣,而且还可以使读者对东方文化的某些特殊性进行系统的比较和反思,呈现出浓厚的历史文化韵味。作者系日本关西大学欧洲文化研究专家,书中涉及大量尚未有中文译本的西文与日文资料以及珍贵的插图,对中国各界读者一定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①

戒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装饰品之一,更是恋爱时重要的定情信物。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戒指竟然也有其历史,并且不仅仅只是装饰品这么简单,戒指不仅是一种用途广泛的装饰品,更是一件历史悠久的艺术品。

看完这本书我们大致可以知道作者简单的将这本书的内容分为了五个部分,戒指的各种类型和用途;与戒指相关的各种习俗和有关故事;戒指同政治宗教等的关系;戒指的象征意义以及将欧洲与日本的戒指文化进行对比。作者又将这五个部分细化为了八个章节。

三、方法

首先通过书中的目录对全文内容进行一个选读,再将选中的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细读,把其中无关紧要的内容忽略掉,进行跳读,最后剩下的那虽重点但是不是很感兴趣的部分记性略读。

四、拓展讨论

其实东方的戒指文化和西方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正是因为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也让大家对戒指的来源地产生了怀疑。

“作为护身符的原始形态,人们用猛禽、猛兽的利爪或尖齿制成垂饰状物品,将它们带在身边,希望因为而引入猛禽、猛兽的力量,在死亡或危险的状态中保护自己的生命。”②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我的表妹她有一个由狼狗牙齿作成的脚链,她从小都带在身上,她听她的长辈说这是一种精神寄托,希望佩戴这种物品的人能够被赋予力量从而在危险的时候能够保护自己。

欧洲有十二宫,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十二星座,每个星座都有一个对应的生辰石,类似于中国有十二生肖⑴,而每个生肖都有自己的守护神保护神兽。同古代中国一样把翡翠或者黑曜石作成十二种守护神,佩戴它的人就可以获得平安,中世纪的欧洲人将宝石镶嵌在戒指中出售给人们,将其送给希望对方平安的人。

注释:

①选自豆瓣读书之《戒指的文化史》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47347/

②摘自《戒指的文化史》第165页,作者[日]浜本隆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钱杭译。

⑴早完整记录十二生肖且与今相同的是东汉王充的《论衡》。《论衡》卷三《物势篇》:“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巳蛇也,申猴也。火胜金,蛇何不食猕猴?”

在《晋书·四夷传·大宛》中记载“其俗娶妇,先以同心指环为娉。”这同第二章的第二节“订婚和结婚戒指的历史”相似,戒指同结婚有关联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大家默认的习俗,并且大部分新人都是将戒指戴在左手的无名指上。不论是欧洲人还是中国人都认为左手是离心脏最近的手而且无名指是与心脏相连接,并且戴在左手也不是很影响大家的日常生活。

戒指其实是一种指环,戒”禁戒之意,将指环戴于手指间,以示禁戒。故曰“戒指”。然而,要“禁戒”的又是什么呢?在《五经要义》①中有这样的记载:“古者后妃群妾御于君,作当御者,以银环进之,娠则以金环退之,进之著右手,退者著左手,本三代之制,即今之戒指也。”这就是说,皇帝的宾嫔妃们在经期和妊娠期,戒绝天子的亲近。这种行为,并非古人具有科学的、开明的见解,而是古人认为怀孕及经期中的女人,身体不洁,如男人与之接触会有晦气。但是对于戒指的由来也还是没有说清楚,只是表明指环又名戒指是重在“戒”字。不过这也不并能够表示戒指就是起源于中国,也可能只是在解释由英文“ring”翻译为中文的戒指的原因。

戒指究竟起源于哪个国家,现在仍无定论。

五、评价

这本书虽说名字是《戒指文化史》,但其实主要是在讲欧洲的戒指由来和故事,尽管作者为日本人,但是也只是在文章结尾时粗略的将日本的戒指文化和欧洲的戒指文化进行了一个对比。

想必每个人特别是女孩子都很期待着有一天能有一个男人单膝下跪,手拿戒指向你求婚,再将戒指戴在你左手的无名指上,在结婚庆典上,男女双方会交换结婚戒指,那你们知道结婚要戴戒指的来历吗?

大家都应该很熟悉钥匙这个东西,自古以来人们就很喜欢将自己很重要的东西锁起来,只能用特定的钥匙才能把锁打开,由于欧洲大陆各国长期经历因不同民族的侵入而引发的战争、掠夺和纷争,人们对于防卫有非常强烈的意识。②因此钥匙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再由在当时戒指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因此就将钥匙与戒指结合在一起,这也就是钥匙戒指的来源。在古罗马时期,当男女双方要结婚时,就要将自己最重要的东西交给对方,再加之古罗马人的金属加工技术在当时社会是属于一流的,因此钥匙戒指在当时引起了一股热潮。人们最重要的东西也就是钥匙戒指上的钥匙了,所以在结婚时才会将自己家的戒指交给对方。也有事实称在古罗马时期,掌管钥匙的多数为管家或是家中男子,而管家多数也为男子,因为佩戴钥匙戒指的也应该是男性居多,这也可能是解释现在男性向女性得有戒指的原因。不过因为钥匙戒指的实用价值不高,阻碍了正常生活,到了后期,钥匙戒指并不流行,但是男性向女性求婚时一般使用戒指求婚这个习俗却流传了下来。

注释:①摘自《戒指的文化史》第14页,作者[日]浜本隆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钱杭译。②选自《太平御览》卷718《服用部.指环》

六、结论

这本书的脉络其实非常清楚,从戒指的类型,每种类型的来历、用处并且还选历史中出名的人事物来举例说明该戒指类型;再到与戒指相关各种风俗习惯如“与大海结婚”的礼仪;又或者是戒指与当时欧洲的各种文化的关系等。不管怎样,在东方各国以及古埃及等地戒指都是十分重要的装饰品和权威的象征。作者从戒指的各个角度来阐述戒指的文化,不过仅限于欧洲的戒指文化。

参考文献:⑴早完整记录十二生肖且与今相同的是东汉王充的《论衡》。《论衡》卷三《物势篇》:“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巳蛇也,申猴也。火胜金,蛇何不食猕猴?”

⑴来源于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47347/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