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作者:晏翼琳
主要内容

《李鸿章传》读书笔记

从初中开始学习历史,虽然历史成绩一直不太好,但对李鸿章的事还是有所了解的,所以对他的印象也不咋地,然后对他还有些愤怒,他剿灭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签署不平等条约。镇压太平军,让我觉得非常气,签署不平等条约让我感到心痛,即使实操办洋务运动,但北洋水师的覆灭让我彻底的认为他是个无能卖国贼。

在一次找书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李鸿章传》作者还是梁启超,在我心中梁启超无疑是变法英雄,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史学家、文学家,并且他们在政治上还是敌人。我就想看一看,在梁公的笔下,李鸿章又是个怎样的人。

梁公说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梁启超说他“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是个有远见同时具备非常毅力的人。在见识洋人的先进技术后,他意识到应该吸取西方之所长来强国。在晚清历史上,中国的机械制造、铁路、电报、纺织等,无一不与李鸿章的推动和支持有关。修铁路在当时闭关锁国的清朝看来是无法理解其意义的。李鸿章多次上书不果,最终决定不依赖政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修了短短十来里长得铁路。1881年6月9日,这条铁路终于完工了,可事与愿违——流言蜚语不断,说火车行驶震动东陵,喷出的黑烟伤害庄家。于是朝廷下令,禁止使用火车头。运输工具再次被驴代替。可以想见,一大群驴拉着车厢在铁轨上跑是件多么荒诞的事。我们也可以体会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举步维艰。

李鸿章,悲就悲在身处中国积弱最严重的时代,以一己之力要想改变中国贫穷落后被动挨打的局面,无异于饮鸩止渴,这是一个根本无法实现志向,这只是一个梦想。所以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一生,是无奈的一生,是劳累的一生。其起于湘军,败于甲午战争,遭致一片骂声,但当时又有多少人在真正抵抗外国入侵呢?腐败无能的官场,自私自利的官员,愚昧无知的国民,才是晚晴失败的真正根源。

都说时势造英雄,李鸿章的发迹离不开当时的局势。在摇摇欲坠的时代,他施展了自己的才华,将毕生献给了晚清政府。而这位英雄的结局在我看来却是那么的悲戚。为国家倾尽心血,面对闭关锁国且懦弱的清政府,终究无力回天。

他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依旧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徒有一腔爱国热情,却无处施展自己的满腔抱负,怎不让人痛心泪流。当时的中国实在是无药可救了,再怎么努力也只能做到像李鸿章这样吧,当时国民的愚昧麻木,实在是让人心痛,让人心寒,让人忍无可忍。虽然有人想救你出去,可你却安于现状不愿去改变现实,这实在是叫人悲哀。李鸿章就是那个想救国的人,然而黑暗的社会终究不能让他实现心中的抱负。李鸿章悲壮的命运便由此可见了。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