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春天是什么?我们会想到春天是一个年头的开始,是一个季节复苏的始端,是一切万物开始苏醒的季节。可是,为什么春天的诗,你是那样忧愁,你不像是一个充满希望与复苏季节的诗。你的伤感让我感到了冬天还未结束,字字刻骨。
《春天的诗》这一节目,是少有的以诗为主题的文化类以记录为形式的短片。以让一个诗人来朗读自己的诗为栏目的主要形式,这样的形式其实很新,但是这个节目在大学生甚至以下的年龄阶层却不火,它的观看群远不如其他节目多。为什么这样一个节目的受欢迎程度还比不上其他文化类节目(例如汉字听写大会、把家讲坛等)呢?首先,诗,我认为人们是否已经开始慢慢地忘记它,这个将文字与情感结合得如此美妙的事物。读诗的人现在远远不及读小说的人。诗这种文化载体已经开始慢慢地开始不再受欢迎,难道真的如我们想的那样,诗太文邹,文邹得到我们已经读不懂的那一步,还是诗他矫情?可是,为什么我们读诗就一定要想这么多?诗不就是作者有感情时,挥手一做吗?读的是一种情怀,体会到的也是别人的人生百味,又何必想这么多,非要在诗中得到什么呢?
《春天的诗》这个栏目一年更一次,从选材到拍摄到后期制作可以说都做得非常完美。诗人读诗的场景选择与内容相互配合,后期制作时所调的色调,这些东西相互结合让人完全可以在观看的时候体会到那一种意境。可是这样一档制作商城的栏目知道的人却不多,这完全与现在读诗的人在减少有关。其次,大众文化趋向娱乐、综艺化,让这类节目文化类节目备受冷漠。现在的点击率、收视率高的节目永远都在娱乐类、综艺类。人们的日常呢生活需求要的是放松,嬉笑的栏目似乎在表层上确实能够让人得到一定的放松。但是没有内涵的节目内容,俗气的节目选材后节目流程,以及粗糙的节目制作,让我们在看过之后,也只是看过,效果之后,在心里又留下了什么呢?
《春天的诗》2014年开始了第一期节目,整体看下来,它的氛围其实很沉重,是那种似乎不该在春天有的沉重感。可是诗人们毕竟还是诗人,所有的诗中都有着诗人们独特的情怀。春天不止是等来向往,也或者它可以用于追忆过往,所以这个有诗的春天显得要更有情感一点。栏目的策划人在进行策划时想必也没有打算把这一栏目打造得那么欢快,如果它也是欢快的诗,那与许多受众口味相符合,真正懂其内涵的人又有几个呢?我不能把栏目里每一首诗的感情都体会到位,我甚至觉得有些诗过于压抑,我也质疑它是否就是春天的诗?所以,也只能体会到这栏节目与其他文化类节目的不同,更多的我欣赏它的后期。色调的温暖与压抑将整个画面结合得很好,适当的配乐,更增添整体效果。及时读诗的人语言没那么到位,看得人也并不能完全懂读诗的人,但是却很容易被带入画面。场景也选择的是尽量与内容相关的地点,所以就让看得人更能产生画面感。一定程度上,栏目的策划还是为观看的人们降低了一定难度。
最后,《春天的诗》这类以诗为主体的节目还有很长的发展道路。最重大的问题就在于解决受众少,其次与现在主流节目对抗的压力。但是一年一期能够保证节目足够精致,也是对诗者、读者和粉丝们的负责。也不仅仅是这一兰奴,我们的是,我们的文学更要有很长的发展道路。所以,春天不是一切的开始,更像是一切的警示。
